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家媒体组团探秘 解锁西咸新区的破圈“新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5:43:00    

阳光讯(记者 缑青翠)4月16日,中央和省市媒体走进西咸新区,深入科研单位、企业园区、孵化载体、产业基地围绕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开展采访调研活动。

此次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的30余名记者编辑,实地探访西咸新区以创新赋能产业、以产业激活发展的生动实践,近距离感受新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的新突破、新成果、新变化。

科创引擎轰鸣

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

上午9时许,媒体团首站来到位于沣西新城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一踏入这里,浓厚的科研氛围扑面而来。在南瑞集团-西安交大新型电力系统联合研发中心,企业科研人员与大学教授在仪器设备前专注于技术攻关。

该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南瑞集团成立。据联合研发中心科技综合主管成敏介绍,中心组建了18支“科学家+工程师+研究生”联合攻关团队,通过“双负责人制”“揭榜挂帅”等方式,将市场需求与技术供给紧密结合,开展基础理论、前瞻技术研究以及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发。第一批项目从立项到验收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极大地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像这样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创新港还有许多,它们是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缩影。

在沣西新城西部云谷三期的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陈列的软磁材料及器件产品引人注目。这家2021年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核心技术源自西安交通大学刘明教授科研团队。

公司研发总监赵凡介绍,软磁材料及器件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企业已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研发的高阻抗产品与业内知名上市公司建立合作,高导宽温镍锌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签单量产交付。赵凡感慨,秦创原总窗口在金融、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借助秦创原总窗口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契机,西咸新区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已汇聚41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秦创原科技大市场专利池聚集了600件高价值专利,转化成果达63个。2024年以来,82家头部企业与交大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落地17个实体化校企合作平台。

产业浪潮奔涌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崛起

在西部云谷,酷哇市政环卫机器人和沐秦智能M200农业无人车吸引了媒体团的目光。M200农业无人车现场展示前进、后退、自动喷洒作业等功能,引得记者们纷纷拍照。

目前,西咸新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招引37家产业链企业,2024年总产值超40亿元。商汤科技的载客自动驾驶小巴运营数据亮眼,酷哇无人清扫车、九识智能无人物流配送车测试里程可观,沐秦智能无人农用车还出口到多个国家。

下午2时,媒体团来到沣东新城自贸新天地的西安蓝悦控制技术公司无人机研发中心。产品模型及教具展示区的各类无人机吸引众人询问性能、应用场景等问题。公司总经理计敏涛表示,蓝悦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飞控系统是核心竞争力,适用于多种飞行平台,该系统主要由控制计算机、组合导航、数传电台WIFI模块、地面基站等关键部分构成,广泛适用于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机器人等多种无人化平台。

蓝悦现有自旋翼无人机、特种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等多款不同载荷、不同续航的无人机产品,可满足能源巡检、海事监管、公共安全、应急救灾、农林植保等多个领域的使用需求。‌

媒体团最后一站是位于沣东新城的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这是陕西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集研发试制、检测验证、试验飞行、适航服务、飞手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已入驻9家企业。基地负责人魏晓兵介绍,自2月底挂牌以来,已有15家企业试飞,试飞时长约108小时,试飞里程约1248公里。

在参观低空综合指挥中心、低空服务中心等地时,工作人员展示了无人机飞行作业场景,有记者还“亲自上阵”感受模拟飞行体验。面对记者们关于低空经济企业试飞类型、手续价格、培训对象、优惠政策等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解答。

目前,西咸新区已聚集低空经济领域企业84家,其中整机研制企业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52家、运营服务企业24家。其中,试飞基地所在的沣东新城聚集相关企业36家,2024年产业整体规模达6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