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央地出手,多企业加速入局,低空经济“飞”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1:26:00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2025年,低空经济已从概念验证转向产业深耕,形成“政策牵引+企业布局+场景爆发”的良性循环。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在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同时,将为居民的未来生活出行方式带来更多可能性。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吸引观众拍照。

政策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实现安全健康发展。

据了解,低空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以各类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所开展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并带动相关领域实现融合发展。其相关产品主要有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应用场景涵盖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领域。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持续赋能。为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空管委于2025年4月印发专项措施,重点围绕健全低空管理体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全国空管系统部署加强低空空管工作;上海、深圳等地积极构建“低空智联网”,通过5G-A、北斗导航等技术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为全国低空管理提供“数字底座”。

中央空管办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实名登记注册无人驾驶航空器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多地均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助力低空经济发展。深圳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立项《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建设技术标准》《低空飞行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高质量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并出台了国内首部指导服务低空智联网的5G网络规划建设的标准文件——《支持低空智联网服务的5G网络规划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天津印发《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表示将聚焦低空经济领域,支持直升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相关配套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

多家车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

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成为车企竞相布局的新战场,这片“低空蓝海”正吸引广汽、小鹏、长安等车企加速入局。

广汽集团宣布广汽高域自主研发的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飞,并计划2027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地面—空中”全链条立体出行服务;小鹏汇天宣布其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于2026年量产交付,发布至今已获得超4000台超前预订订单;长安汽车宣布与亿航智能合作研发飞行汽车,探索陆海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5月9日,小鹏汇天表示其“陆地航母”飞行体(代号:X3—F)生产许可证(PC)申请正式获得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产品量产体系将开始接受局方审查;奇瑞汽车的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原型机已成功完成试飞,试飞距离约为80公里。

7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围观。现场工作人员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小鹏汇天将面向个人用户布局全国飞行汽车体验网络。截至2024年年底,小鹏汇天已成功签约超过200家合作营地,采用联合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飞行体验、运营服务、飞行培训以及游玩娱乐等多元化服务。与此同时,小鹏汇天还在同步拓展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场景应用。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未来我国无人机产业将加快转型升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进入千家万户,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或从物流快递开始。到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元规模。

复合型应用场景持续涌现

低空经济的魅力还在于其复合型场景的持续涌现。目前,智能无人机技术已经深度渗透至多个领域:在农业领域实现农药精准喷洒,提升效率并减少污染;风电、油井运维中,无人机可以替代人工巡检,降低成本与安全风险;医疗物资通过无人机快速抵达偏远地区,突破地形限制;旅游景区则利用低空配送解决物资运输难题……这些创新应用正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实用,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7月1日,广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抓紧应用示范,广泛拓展“低空+”文体、物流、商务、医疗、应急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推动低空经济加快走进千行百业。

6月30日,江苏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此中心将实现低空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管理,依托数字化空域管理与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既为全省低空空域管理各方提供支撑,也为低空飞行用户提供飞行申报、航线规划、气象情报等各类服务。

根据《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随着低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设备设施产业链逐渐稳定,服务市场和应用场景逐渐扩张,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00亿—15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4500亿—6050亿元。

无人机灯光秀、医疗运输、工业巡检、低空物流、外卖配送……低空经济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澎湃动力。这场始于技术创新、成于政策协同、兴于场景革命的产业变革,正孕育着无限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