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反“内卷”规范竞争秩序 推动汽车行业生态重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3:52:00    

据新华社,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该会议内容释放了清晰信号,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愈演愈烈的非理性竞争,政府将打出“组合拳”强力纠偏。从成本调查、价格监测到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再到对车企支付账期承诺的督促,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从“量”走向“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

图源:财经网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力量。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汽车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接受采访时说,要综合治理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矫正畸形反内卷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了蓬勃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然而,在亮眼数据的背后,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恶性竞争正愈演愈烈。

行业价格战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3年3月东风标致雪铁龙在湖北市场的“骨折式”降价。随后全国多地区及车企相继跟进购车优惠政策。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多家头部车企高举“油电同价”、“电比油低”等旗帜,多次发起大规模降价,将价格战推向新高潮。

今年5月,比亚迪还宣布推出重磅限时促销活动,22款智驾版车型参与,最高优惠可达5.3万元。“价格战”引发了汽车行业的连锁反应,随后吉利银河、奇瑞、上汽荣威、零跑、智己、上汽通用、广汽埃安等一众车企纷纷跟进降价。这一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部分企业甚至被主管部门约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年5月也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反对车企之间无序“价格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明确表示,“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说,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是揭露企业不合理定价行为、及时发现和预警价格异动的必要手段。“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能有效避免企业在产品配置、安全、环保性能等方面‘缩水’,从而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然而,持续的价格战正在侵蚀行业健康根基。从多家上市车企财报显示,尽管销量屡创新高,但汽车行业利润率却普遍承压,单车利润更是不断下滑。

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11.9%,增收不增利;汽车行业利润率4.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7%的平均水平仍偏低。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汽车行业产业链总体单车收入从2017年的29.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3.7万元的情况下,产业链单车利润却从2.3万元下滑至1.5万元,2025年前5个月产业链单车利润更是下滑至1.4万元。

图源:财经网汽车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此前接受采访表示:“适度的降价、有序的竞争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也是行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但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狂飙势必挤压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长远来看,对企业、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维护健康产业生态

除价格战外,“内卷式竞争”的压力已从整车向产业链环节传导,出现了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每日经济新闻,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是德系车企(40.5天)的4.5倍、美系车企(60.5天)的3倍,部分车企的账期甚至超过240天。这背后,是供应商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漫长的回款周期如同“紧箍咒”,令众多中小零部件企业资金链长期紧绷。中国钢铁行业协会还发布《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一文,痛斥部分汽车企业依托自身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钢铁等上游企业供货后,延迟几个月才通过企业汇票支付,并不断拉长供应商账期。

究其原因,据央视新闻报道,主要因为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了供应商货款支付周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的现象,一是车企想借此缓解资金压力;二是车企自身资金周转有困难,需占用货款维持运营;三是车企在供应链中占据优势地位,有压账期的现象。

图源:财经网汽车

实际上,今年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实施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等17家重点汽车企业已集体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

而该承诺如何进一步落实兑现备受社会关注。据中国证券报调研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账期不超过60天”仍存在落地难点,车企普遍面临现金流压力。

为了推动承诺有效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9日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接受新华社采访表示,确保重点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承诺落实到位,是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稳定、改善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要着力引导行业建立长期互信的整零关系,推动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还有专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内容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