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各类科普活动近4000场,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江苏主场活动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2:21:00    


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从活动获悉,一周内,全省将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近4000场,其中特色性主题实践活动400场。



主场活动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主办,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科协、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栖霞区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郭子建,紫金山实验室联合课题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授张川,分享老一辈科学家孜孜求索、攀高攻坚的故事,讲述自己及身边优秀青年学者们深耕科研一线的实践与思考。他们的分享以及活动中设置的“来这里,听中国科学家的故事”展览,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郭子建深有感触地说:“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国家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创新,科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需求、人民需要,是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探索真理、勇攀高峰,是我们大家不断向前的动力。希望我们能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自觉弘扬并践行科学家精神,矢志为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在科普互动体验区,“无皮鼓”“磁力传动摆”“翻转的镜像”“旋转的银蛋”等互动装置前,很多孩子好奇地一试身手;科学体重管理、指纹探秘、长江江豚保护、地表水环境保护等展台,不时挤满了热情的观众。



介绍气象观测知识的展台,主讲人竟然是一名小学生。原来,这是南京市六合区城西学校“晨曦”气象社团带来的科普服务,“小老师”是六年级学生胡睿博。一旁的张晓洁老师表示,学校2022年在六合区气象局指导下成立了气象社团,2024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社团有约30个学生,常态化学习气象知识,还延伸开展气象数据收集、气象科普画等活动。



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功不可没。去年,在多项重大科普活动中,江苏取得喜人成绩。例如:第五届长三角地区科普课件大赛有超千件作品参赛、116件精品脱颖而出,江苏斩获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吸引6万余名科普达人参与,江苏选手夺得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有166支科普工作者代表队比拼,江苏收获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主场活动中,获奖作品制作团队代表、获奖选手代表上台领奖。


宣传科普法也是主场活动的一大亮点。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开始施行。科普法为全社会开展科普活动划定清晰的行动框架,指引科普事业朝着更科学、更有序的方向迈进。省市科普法宣讲团代表发出科普法宣传倡议,期待更多人宣传科普法,为培育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签署产教合作协议,通过在学院设置“科学与文学创意”微专业,为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蔡阳艳

审核:高仁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