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组工新论】“选育管用”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9:06:00    

村级后备力量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在村(社区)“两委”换届之际,各基层党组织要紧扣“选育管用”,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以系统培育和管理,确保后备力量能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选”苗要精准。以村组为网格,全方位挖掘人才。从农村领军人才、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甄选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育范畴。通过群众自荐、村级筛选、乡镇审核层层把关,精心挑选人才。做好“政治体检”,确保选出的后备力量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从源头保障队伍质量,筑牢村干部队伍根基。

“育”才需多元。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利用红色资源、产业基地等“活教材”,为后备力量“充电蓄能”。实行县乡村三级“师徒制”结对帮带,为后备力量配备导师“一对一”或“多对一”帮带,加速其成长。同时,鼓励支持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计划,拓宽知识视野,储备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管”理要长效。建立“一人一档”制度,详细记录培养过程,归档各类信息,杜绝“一备了之”,对不合格、不优秀的人员及时调整,对新发现的潜力人才,及时按程序纳入培育体系。加强与在外优秀人才的联系,通过政策与情感引导,吸引“在外雁”变“家中燕”,持续挖掘本乡本土人才,为队伍的健康发展“上保险”。

“用”人要科学。用人是检验培育成效、激发干事热情的重要途径。适时安排后备力量参与村级社会事务实践,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让后备力量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实操能力。打破“备而不用”的僵局,在村“两委”换届和班子空缺时,按程序优先从后备力量中选任。同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后备力量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后备力量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单位:黔东南州黄平县一碗水乡人民政府)

作者 王衽榫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