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同一个高水平专家24小时陪你看病”!安徽一医院发布“智医随行”大模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6:41:00    

仅一个微信小程序,就可全程陪诊就医,智能解读检查报告,回答医学科普知识,还记得提醒患者去复诊!7月11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智医随行”大模型,用AI赋能全流程患者管理。目前该模型已在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为重点的六大专科发挥了重要助力,覆盖肝切除术后、造血干细胞移植、颅脑外伤及肺部肿瘤等9类专病,为超2500名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高水平专家24小时“温馨陪伴”

日前,合肥的张阿姨因为颅脑损伤在中国科大附一院住院,入院时护士推荐使用了该院微信公号上的小程序“健康小助手”,此后她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健康助理。提醒吃药、运动,还定期电话回访,得知张阿姨站起来时有点晕,分析诊断有“体位低血压”,并提醒她,要按日期去复诊了,随机推送复诊挂号入口。

据介绍,该模型通过本地化部署,深度融合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的专病管理路径知识库与中国科大附一院专科知识库,为医护人员打造覆盖患者“预防-治疗-康复-随访”全周期的AI助手,也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对患者来说,如同有一个高水平的专家在24小时陪着你。”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副院长、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袁双虎介绍,从院前指导,到该看哪个科室、检查报告如何解读,“智医随行”大模型重构传统分散的诊前、诊中、诊后服务流程,可以全程为患者服务,而且对于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它还会和国际国内的治疗指南做一个比对。此外,“智医随行”还能指导就诊后的用药、康复运动、补充营养等,“是一个贯穿‘院前、院中、院后’的温馨的、高水平的陪伴。”

还能收集患者院外数据服务临床

以脑梗死合并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大脑后动脉狭窄患者的管理为例:当患者反馈“黑便”症状时,模型能快速关联其阿司匹林用药史,精准识别消化道出血风险,并给出“记录大便性状、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及时就医检查”的处置建议。

同时,模型支持人机协同的全天候在线咨询,可快速解答居家康复科普问题,智能推送复诊挂号入口。同时收集的患者院外数据能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撑。

据介绍,该大模型能实现高度拟人化医患交互,并基于患者健康画像,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风险预警,推动患者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升级。

面向医护,“智医随行”大模型通过自动化处理重复性系统录入工作,帮助医护人员释放更多时间投入核心诊疗。其内置的专病管理路径知识库,均通过临床专家严格审核,有效提升了医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准。

已覆盖9类专病服务两千余名患者

目前“智医随行”大模型已在该院普外科、骨科、血液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为重点的六大专科发挥了重要助力,覆盖肝切除术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骨关节炎、造血干细胞移植、颅脑外伤、高血压、冠心病及肺部肿瘤9类专病,经临床专家审核的专病管理路径,已为超2500名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袁双虎介绍,目前“智医随行”大模型覆盖了重点病种,未来,将持续拓展至更多专科领域,通过构建覆盖全域、贯通全程的智能化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全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现阶段在中国科大附一院的多院区使用,将进一步与其他医院合作,未来会链接全国范围内更多的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