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沈天天 高青怡
晨光熹微,微风拂过闲林街道竹海水韵小区星光大草坪,80余名身着运动装的青少年精神抖擞,整齐列队等候出发指令。8月初,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竹韵社区“秉竹少年晨跑团”暑期活动正式启动,一场为期一个月的规律晨跑计划,不仅为辖区青少年搭建了科学健身的平台,更以“健康+治理”的创新模式,成为社区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深化居民自治的生动实践。

这场广受好评的晨跑活动,背后是社区精细化筹备与居民自治力量的深度融合。早在今年5月,竹韵社区便提前谋划,面向辖区招募具备活动策划、组织协调、专业晨跑指导及摄影等特长的家长志愿者,迅速组建起20余人的跑团筹备组。6月,筹备组召开专题会议,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与社区实际,反复打磨活动方案;同步启动“一米小分队”志愿者招募,创新推出“一米币”积分机制——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可累积“一米币”,既为活动储备了人力,更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社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进入7月,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50余名家长志愿者踊跃报名,主动认领领跑、陪跑、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关键岗位,用热情与责任筑牢活动安全防线。截至目前,“秉竹少年晨跑团”参与人数已达247人,累计参与1005人次。37名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核心团队,成为活动安全有序、持续推进的“硬核后盾”。
“活动能快速凝聚人气、赢得认可,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找对发力方向。”闲林街道竹韵社区党委书记李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活动受欢迎的四大核心原因。其一,紧扣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将青少年健康促进工作落到实处,顺应新时代青少年体质提升的迫切需求;其二,依托“一米之交”走访活动,精准捕捉居民“渴望更多户外体育活动”的心声,让活动真正“从群众中来”;其三,深度契合竹韵社区“社团参与社区治理”的特色模式,以晨跑活动为纽带,激活社团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其四,兼顾健康与实用,既帮助青少年增强体质、控制体重,又能在新学期来临前调整作息,实现“运动+收心”双重效果。

启动仪式当天,在青少年的跃跃欲试与家长志愿者的细致保障中,首次晨跑顺利展开。孩子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在草坪旁的步道上有序奔跑,汗水浸湿衣衫却难掩笑容;志愿者们或领跑带队、或沿途护航、或记录瞬间,分工明确、默契配合。“以前暑假孩子总宅家玩手机,现在每天早起盼着晨跑,作息规律多了!”参与陪跑的家长王女士感慨,活动不仅让孩子爱上运动,更让自己多了与社区邻里交流的机会,家庭与社区的联系愈发紧密。

值得关注的是,社区创新性地将家长志愿者纳入“一米小分队”体系,“一米币”积分机制持续释放吸引力。“这些年轻志愿者都已加入‘一米小分队’,后续积分可兑换华数产品,很对年轻人的胃口,也让志愿服务有了长效激励。”李强介绍,这一设计既保障了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也让社区治理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秉竹少年晨跑团”绝非简单的体育活动,更是一场科学健身观念的普及行动。活动中,社区通过志愿者讲解、健康手册发放等方式,向青少年和家长传递规律作息、合理运动的健康知识,帮助青少年养成“早睡早起、主动锻炼”的好习惯,以饱满精神迎接新学期。
据悉,竹韵社区将持续优化晨跑活动细节,充分发挥“晨跑一米小分队”的作用,确保每一次活动都安全、健康、有趣,切实把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要求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社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晨跑活动向“系列化、常态化”发展,策划更多主题健身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走出家门、拥抱阳光,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社区新风尚,为基层社区治理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协同发展提供“竹韵样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