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溯源是什么意思(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溯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3 09:53:46    



所谓溯源就是从上游寻找发源地,比喻探求本源而追溯。溯源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有利于理解、掌握、运用、发展中医。


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是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应用到我国医学领域的结果。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骨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至大至深的影响。自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到代表-----中医,也有着重要影响。反过来,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也促进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合称,阴阳学说起源于《易经》,五行学说起源于《尚书》,后来被战国末期的邹衍整合在了一起,成为了古人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溯源如下:

阴、阳,五、行四字考


关于阴、阳,五、行四个字,在甲骨文中已经都有了。

阴;甲骨文的阴字为上下结构,上部是简写的今,表声;下部是“佳”(鸟),表形。意为天将阴暗,鸟鸣不已,本义是“阴暗”。后“阴”引申为“背日”,凡是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阳:甲骨文的阳字,为左右结构,左边为“阜”字,表示升高的意思,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阳的本义是“明亮”。“阳”引申为“向日”,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从西周时期(公元前1045年前771年)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已经有了“阴”、“阳”的文献记载。并与阴、阳来解释自然现象。如《国语·周语上》,记录了公元前780年发生在汉水、渭水、洛水的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又如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提出了著名的“六气病源”的病因学说,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者。《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该病因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当然这时的阴阳,还不是抽象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阴、阳”。

五:五行之“五”。,本义为交错,假借为数词。关于五的本义,在下面讲“阴阳”与“五行”关系时会提到,先从数词五说起。数词之五,其词义是“4+1”之和,序数第五。数字五和人的关系极为密切,首先,人的手指、脚趾都是五,是人的定数;人的日常活动方位有五,即五方(东西南北中)。据甲骨文专家考证,在甲骨文中就有“四方”之说,而商代崇尚的是中央,四方加一个中央就是五方。我认为五方的概念,就是中国人对“时空意识”(宇宙)之中空间问题思考的觉醒,后来才有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五材(水火木金土)的认识。

行: 五行之“行”。有“遵道而行”之意,现代“行”的读音有四,五行之行,一般读xing,有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

阴阳、五行

阴阳:阴与阳联用,形成“阴阳”一词,该词最早出现的文献是《诗经》(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雅·大雅·公刘》:君子阳阳,既景乃冈,相其阴阳”。阴阳这时的意思是山北山南之意,还没有阴阳抽象之意。

五行:“五”与“行”联用,组成“五行”一词。五行概念最早形成于《尚书·洪范》(注:《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最早书名为《书》,记录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资料),为洪范九畴之首。所谓“初一曰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五种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要素。可见,“五行”一词早于“阴阳”一词的出现。

文献研究发现,人们在认知宇宙(空间和时间)时,对方位的认知,早于对时间的认知。人们对空间方位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基础,,而对于时间和其他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对空间认知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认为“五行”源于“五方”。

五行产生概念之后,《左传》中又有了“五材”概念。《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需要强调的是,《左传》之“五材”是五行思想的应用或延伸,而不是“五行”理论的发端。“材”在春秋时期没有“行”的含义。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相关内容,最早出现的文献,是《史记》所说的战国末期齐国阴阳家邹衍所著之书(已经失传)。也就是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是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成熟的开端。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从天地剖判以来,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文选·魏都赋》李善注引《七略》:“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形成

阴阳学和五行学说的形成,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般认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起源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时基本定型。

阴阳学说:文献研究认为阴阳学说成熟的标志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法(出自公元前475年-221年的《易传》)。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其源以《易传》《道德经》为代表的对阴阳的认识。阴阳学说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其次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第三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

五行学说:当古人认识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并将其广泛用于解释自然界乃至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时,这标志着五行学说的成熟。笔者认为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的“五德终始说”就是五行学说成熟的标志开始。所以笔者认为,虽然“五行”一词早于“阴阳”一词出现,但五行学说晩成熟于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它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对世界的本原构成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另一方面又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所以,五行学说作为原始的系统论,不仅具有唯物观,而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宇宙,解释宇宙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法则的一种学说。

阴阳五行的关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在无穷变化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相生、相克这一对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即产生“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四种变化,再加上事物本身宏观的特征,因此合为“五态”。

冯友兰指出,在关于宇宙的认识上,五行学说只是解释了宇宙的构成,而阴阳学说则很好解释了宇宙的形成。

另外,五行学说起源于对永恒哲学研究的《尚书·洪范》,而阴阳学说则起源于对变化哲学研究《周易》。一套永恒哲学与一套变化的哲学,如同火车的双轮,使中华民族得以长期存续发展。

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新识

首先,我们要回答什么是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述,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就是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被我国古代医学家们,广泛地应用于祖国医学领域中,并与祖国医学紧密相结合而形成的、用来解释说明人类生命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而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学说。

其次,要说明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的重要意义。文献研究指出,《黄帝内经》问世于先秦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那么,《黄帝内经》作为医学经典巨著,是怎么编著而成的呢?在先秦之前,先人们已经积累了不少零碎的医药知识,当古代医家,运用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把这些零碎的医疗知识或经验集中起来,使之系统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不断总结整理,《黄帝内经》就这样问世了。《黄帝内经》成为了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也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组织结构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且又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这是形而上的分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阴阳关系由于某种因素之影响而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而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所以,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是调理阴阳,补偏救弊,创造条件,使失调的阴阳关系恢复相对平衡。《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是有机联系的,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统一的。中医五行学说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整体观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医区别与西医的理论根源所在之一。

中医这种构造对称的思维模式,明显区别于西医的构造单子论模式,由此而形成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盛为实,精气夺为虚”;“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认知疾病的规律。而由“五行学说”,也推导出了“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认知疾病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