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核心力量,尽管我国持续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但供需矛盾仍然存在。自2022年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六个拓展”,越来越多来自二、三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他们与基层全科医生密切协作,把签约服务工作由全科向专科拓展,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三级医院拓展,由公立医疗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拓展,由团队签约向医生个人签约拓展,由固定1年签约周期向灵活签约周期拓展,由管慢性病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公私互补:
竞争激发内生动力
“心怡康医院虽说是民营医院,但离家近,家庭医生服务热情,沟通起来方便多了。”面对记者,家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北街街道的张大叔笑容满面地说。同样点赞的还有住进心怡康医院养老机构的李阿姨。她说:“我住这儿,我签约的家庭医生也在这儿,随时能照应,儿女在外地工作也安心。”两位老人称赞的背后,是肃州区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肃州区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攀升,居民健康需求日益迫切。肃州区卫生健康局公共卫生股股长董晓明告诉记者,东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居老城区中心位置,承担着大量老年人口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责任。然而,该中心业务用房紧张,医务人员有限,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该中心服务辖区范围广,住址偏远的老年人看病难、享受服务不便。
从去年5月起,肃州区将每月9日设立为重点老年人关爱日。按照要求,家庭医生团队需要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暖心举措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解决了大难题,但也让本就人手紧张的东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压力更大。
为打破这一困局,肃州区大胆探索,协调东北街街道辖区内的民营医疗机构心怡康医院,与东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肃州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区疾控局局长胡海丽向记者介绍:“我们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框架,构建起严格的质量监管和绩效管理制度。通过资金预拨和绩效核算相结合的方式,对心怡康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这一模式调动了心怡康医院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性。
“民营医院与我们中心的专业力量形成互补,大大缓解了我们的服务压力,使区域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加便利可及。”东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正东介绍,如今,心怡康医院与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间的良性竞争,显著激发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生动力,家庭医生团队钻研业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的氛围愈发浓厚。
浙江省嵊州市也积极引入民营力量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该市协调当地技术可靠的民营医院——沈氏眼科医院推出个性化服务包,以学校为单位与在校学生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定期眼科检查、用眼习惯指导等服务。目前,沈氏眼科医院已与58家学校签订“眼视力签约服务包”,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们的眼健康服务需求。
上下联动:
诊疗服务快速响应
去年底,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长庆潮鸣街道的居民张大伯在老年健康体检中查出肾占位性病变。家庭医生蔡鸿鹏迅速行动,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完成对接,张大伯随即被送医并确诊为肾癌。凭借老年体检“早发现”与家庭医生“快反应”,张大伯抓住了治疗黄金期,接受了手术治疗。
术后,病情稳定的张大伯转回社区居家休养。在其病情波动时,蔡鸿鹏若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就联系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专家请求会诊,确保治疗连贯。全程无缝衔接的医疗服务让张大伯及其家属十分安心。
蔡鸿鹏称,他能够满足张大伯快速转院、专家会诊等服务需求,主要得益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等二、三级医院帮扶基层机制的建立。“以前遇到复杂病例,心里总没底。现在,有专家团队当后盾,就像吃了颗定心丸。”蔡鸿鹏感慨道。
目前,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0多位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坐诊。他们积极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不仅带来先进技术,缓解了基层诊疗压力,还在转诊、会诊中搭建起了高效的沟通桥梁。
杭州市拱墅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宋亚琴介绍,目前拱墅区共有107名二、三级医院的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专科类型覆盖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呼吸科等30余个科室。2024年,他们为签约居民提供预约门诊挂号、检验检查、住院等服务5.76万人次。
依托二、三级医院专家的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适应居民多元健康需求,创新拓展业务版图。近几年,睡眠门诊、记忆门诊、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等特色诊室在基层陆续开设,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三级医院医生下沉帮扶既便利了居民,也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技术、服务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宋亚琴介绍,拱墅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12家达到推荐标准,10家中心创建成社区医院。
全专结合:
健康管理对症开方
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老年人口占比高,慢性病健康管理等需求突出。周边高校、科研机构集聚,庞大的中青年群体也有多层次的医疗诉求。目前,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24支家庭医生团队。其中,有21支全科团队,有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精神疾病防治3支专科团队。该中心主任骞芳介绍,目前每支全科团队需服务约1800名居民,其中老年人占比超六成,工作负荷较大。鼓励儿保、妇保和精神专科医生牵头组建专科家庭医生团队,既能缓解全科医生人手不足的压力,又能为儿童、孕产妇和有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的人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服务。
“专科家庭医生团队受到了签约居民的欢迎。”骞芳介绍,以孕产妇保健专科家庭医生团队为例,该团队创新服务模式,主动引导服务辖区内的孕妇签约家庭医生,为其提供线下孕妇小课堂、微信或电话实时沟通指导、产后访视等孕产期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目前,该团队签约在管孕产妇达到520人。
1年前,居民李女士怀孕后在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并签约家庭医生。在孕24周血糖检测时,李女士查出血糖过高,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家庭医生为其制定了专业干预方案,多次线上推送饮食和运动指导建议,并引导家属做好监督工作。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李女士血糖逐步恢复平稳。
“从怀孕到生孩子,这条路走得不轻松。多亏家庭医生团队的专业干预和持续关怀,我和宝宝才能这么健康。”李女士说。
吉林省白城市也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保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白城市镇赉县居民郭女士在孕期检测中检出乙肝“大三阳”,一开始拒绝在孕期进行治疗。郭女士签约家庭医生团队中的妇保医生经过反复沟通,最终说服其同意治疗,进而阻断了乙肝母婴传播。
“妇保医生加入家庭医生队伍,在消除乙肝等传染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管理慢性病向慢性病和传染病共管拓展。”白城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