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电耗减半!山东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家底”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0:33:00    

力诺瑞特的空气源热泵 受访者供图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组织推荐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下称《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且明确重点核查相关技术装备的节能降碳效果、技术成熟度、经济效益及推广潜力。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工业领域储备了不少节能降碳技术装备,但此类装备往往价格较高,因而推广受限;不过长期来看,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生态账,此类装备都极具推广价值。

齐鲁工大(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的下发意味着在供给侧相关技术装备有了来自权威部门的“背书”,在需求侧,目前有超长期专项国债等政策对应用技术装备的技改单位进行补贴,降低了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推广门槛。

储备了145项工业节能降碳技术

据了解,节能降碳领域目前已经储备了一大批技术装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下称2024推荐目录),储备了145项工业节能降碳技术、55项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以及173种高效节能装备。“空气源高温热泵蒸汽发生技术”便是其中的储备技术之一,该技术可以采用热泵技术消耗少量的电能从空气中提取大量的低品位热能,产生低温低压蒸汽,最终实现高温热能的供应。

众所周知,工厂的高温热能供应最初就是锅炉烧煤,严重污染环境。后来不少企业开始烧天然气,又面临燃气系统复杂不易管理等问题。空气源热泵的出现为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省内空气源热泵领域的佼佼者,其“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入选了2024推荐目录。另一项“空气源大温升复叠热泵”技术则耦合了开式蒸汽准饱和压缩的大温升热力学新路径,实现了空气源热泵直接供应蒸汽。该系统最高输出温度可达150℃,制热性能系数达到1.85,电耗仅为电锅炉的一半,为工业热能的高效供应开辟了新的途径。

智能磁悬浮空气压缩机技术也是被推荐的工业节能降碳技术之一。相对于传统鼓风机,磁悬浮鼓风机采用先进的磁悬浮轴承技术,无需润滑油和机械接触,减少了能量损失,维护成本更低,寿命普遍能达到20年以上。在2024推荐目录中,包括山东华东风机有限公司、山东硕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磁悬浮鼓风机款产品入选。

目前,相关技术装备的依然在储备,根据《通知》,2025推荐目录新增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并将“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更新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

周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工业领域是能源消耗“大户”,随着“双碳”目标的临近,该领域的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推广势在必行,“相关技术装备的征集、推荐和储备,无疑是为下一步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推广

尽管有丰厚的技术装备储备,但相关产品的推广仍有阻力。

以锅炉为例,相关数据显示,300KG燃气蒸汽发生器‌的厂家报价为每台3.8万元,而一台同等功率的空气源热泵报价高达每台55万元。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磁悬浮鼓风机上,传统的罗茨鼓风机单台价格通常在2万-3万元,国产的磁悬浮鼓风机,单台均价在25万元左右。

周勇告诉经济导报,有一次他跟某企业负责人交流时发现,传统的罗茨鼓风机只能用三五年,但磁悬浮鼓风机至少能用20年,仅购置成本一项在使用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磁悬浮鼓风机其实高不了多少。“但最终大部分工厂还是倾向于罗茨鼓风机,毕竟磁悬浮鼓风机价格高昂,购置的一次性投入较大。”

相对于传统电锅炉,空气源热泵节电近50%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仅从经济价值而言,很多节能降碳技术装备也有推广价值。根据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给经济导报记者的资料,该公司为泸州某酿酒项目安装的240千瓦制热量空气源热泵蒸汽机每小时耗电量约为134千瓦时,相同规格的电锅炉耗电量约为227千瓦时。按照每千瓦时电量0.8元计算,空气源热泵蒸汽机比电锅炉节约197410元,约合2.8年即可收回55万元的投资。

磁悬浮鼓风机亦是如此。山东华东风机有限公司在其官网表示,公司生产的磁悬浮风机每年比传统的罗茨风机节约电费约30万千瓦时,回本周期一年左右,维保更简单,噪音更低。

如何才能分摊高额的一次性投入,继而更顺利地推广相关技术装备?周勇认为,《推荐目录》是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权威“背书”,也是对“供给侧”企业的宣传,“以《推荐目录》作为依据,面向企业的帮扶政策也可以有的放矢。”

在“需求侧”,目前针对技改项目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也在不断丰富完善中。据了解,在2025年,相关部门计划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专项支持设备更新,其中工业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正是4个重点支持方向之一。

“从‘供给侧’到‘需求侧’,补贴扶持政策正在形成合力,助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推广。”周勇表示。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