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表示,阿里云将以战略级投入,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加速AI产品国际化,增强出海咨询、技术和服务团队建设,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

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 吴泳铭
“走向全球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必然。中国有14亿人的庞大市场,有最丰富的应用场景,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优质工程师,也有高强度、多样化的竞争。能在中国市场胜出的产品和技术,也将在全球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中国在5G、AI、智能汽车等领域已经实现了技术领先,中国企业的技术、供应链、服务和品牌能力已经形成外溢效应。未来,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市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吴泳铭表示。
回顾2014年5月,阿里云香港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阿里云正式进军国际云计算市场。迄今,阿里云已经服务了25万中国企业出海,覆盖了各行各业,如网易、米哈游、传音、小米、汇量科技、小鹏汽车、北汽福田、美的集团、三一重工、东方航空、广汽集团、芒果TV、固德威等。
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加速模型出海
新一轮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必然需要新一代的基础设施。吴泳铭表示,接下来阿里云将在三个方面加大投入支持中国企业出海:第一,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第二,加速模型出海,加速AI产品国际化;第三,打造海内外一体的最优服务体验。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吴泳铭在2025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表示,阿里云将加速打造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的全球云计算一张网,一张具备最佳AI技术服务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云计算网络。同时,阿里云将保持国内和海外基础设施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服务平台,为中国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供国内+海外全局的最优化方案。

阿里云 CTO 、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
据阿里云CTO 、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介绍,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域运营了87个可用区,可提供394款云与AI产品、59项技术服务,是亚太规模第一的云服务商。
AI驱动云业务增速提至18%,加速AI产品出海
在AI与大模型出海方面,目前,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是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今年4月开源的新一代模型千问3,在多个权威榜评测中,性能处于全球顶尖水平,目前千问3支持119种语言,涵盖众多小语种和方言,在日本、东南亚、中东各国,千问已经成为当地开发者的广泛选择。
在增加海外AI基础设施布局的同时,阿里云也在加速AI产品国际化,包括加速部署通义、百炼、PAI、大数据等AI应用所需产品。在基础设施层,阿里云灵骏将在海外多个区域开服;在平台层,PAI的开发、训练、推理服务已覆盖全球17个地域;在模型服务层,阿里云百炼国际站Model Studio新增多项能力,为出海中企提供更高效实惠的模型API服务。
此外,阿里云将增强对出海咨询、技术和服务团队的投入,为中企提供国内+海外7*24小时一体化的服务体验。其中包括继续加大阿里云合规能力建设,并输出自身出海经验,帮助中国企业在全球各个市场解决复杂的IT合规难题。
5月15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Q4(2025年1月—2025年3月)及全年财报(2024年3月-2025年3月)。南都记者留意到,在财报和电话会上频繁被提及的是AI 和云业务。财报中,吴泳铭也表示,“本季度和整个财年的业绩显示,我们的‘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见效。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云智能集团季度收入增长加速至18%,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电话会议中,吴泳铭表示,云业务增长背后的推动因素,是越来越多企业正从传统的CPU计算转向AI计算,转而开始拥抱云服务。早期接受AI的企业客户大多来自互联网、金融、教育或智能汽车行业,而现在,包括养殖业、制造业,或是义乌小商品城等企业,因为开始应用AI,选择通过租赁GPU服务,将数据迁移到云端上。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