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慧开“凉策”,科技备“汛方”,常州“硬核”助力农户安稳度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11:20:00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台风刚过不久,汛期的潜在风险尚未完全消退,阳光又带来灼人的温度。高温叠加防汛压力,使田间地头的动植物面临双重“生存大考”。

从禽棚到蟹塘、从果园到稻田,常州市武进区的农户们与农业部门联手,用科技和智慧对抗高温、防范汛情。

禽畜棚里 清凉护舍

在牛塘镇丫河村,养殖户孟宪龙的养鸡大棚里,14台大功率风扇正轰鸣着“卖力工作”,喷淋系统不时洒下细密水雾,在棚内织就一层清凉屏障。棚外,排水沟渠已提前疏通加固,确保汛期雨水能快速排走,避免积水倒灌。

孟宪龙,这位从2007年便与鸡群打交道的“老把式”,时刻关注着棚内温度计和棚外气象预警。“超过35℃,鸡就可能昏厥,40℃以上更是要命,今年特意加了多台风扇。”孟宪龙边说边查看棚边的排水口,“这几天下雨,排水不及时的话,棚里又湿又热,鸡更容易生病。”棚内2万多只鸡的安危,全靠这些“防暑利器”和“防汛设施”共同托底。

武进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牛塘分中心工作人员王广波解释,畜禽对温湿度极其敏感,35℃以上,鸡群会“中暑”,汛期积水导致的高湿度环境还可能引发疫病。除了用风扇与喷淋防暑,养殖户们还提前清理排水沟、垫高禽舍底部,形成“防暑+防汛”组合拳。若遇不可避免的损失,也有一套规范流程,即死禽第一时间冷藏,经保险公司和兽医部门核实,由专业公司统一收储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区86户生猪养殖户与51户家禽规模养殖户,正靠这套“科学防护网”安稳度夏防汛。

水上田间 沟渠畅通

南夏墅街道河东村的蟹塘边,朱华南正在巡查塘埂加固情况。塘里的茭白长得挺拔,“往年这时候,要么水草被晒烂,要么台风过后塘埂漏水,螃蟹损失不小。”今年他试了蟹茭混养,茭白拦住了漂浮水草、给螃蟹搭起“遮阳伞”,塘水温度还比别处低5℃,茭白的根系还能加固塘埂,减少溃堤风险,让螃蟹蜕壳的关键期有了双重保障。

稻田里的秧苗也在“水火调控”中茁壮成长。前黄镇郭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田垄上,农技人员正指导农户“浅水控温+深沟排涝”:“保持3到5厘米浅水层防暑烫苗,同时,田边的排水沟要疏通,确保汛期雨水能快速排出去,避免秧苗淹水烂根。”合作社负责人郭楠蹲在田边,看着比去年壮实的秧苗信心满满,“科学配肥、精准除草,不管是高温还是下雨,亩产预计都能多50公斤。”

果蔬园里 风雨无忧

礼嘉镇的西瓜大棚里,王耀兵正忙着给瓜藤“减负”,同时检查大棚的抗风支架。高温会使未熟的小西瓜被“催熟”,他果断摘除小瓜,为下茬收成蓄力;大棚顶部的排水槽也已清理干净,“为防止雨水灌进来砸烂西瓜,今年提前加固了一下。”

在洛阳镇嘉华家庭农场,梅解红算准了时间,清晨7时准时给桃树滴灌:“高温天浇水得挑早晚,不然根会被闷坏;汛期前得检查滴灌系统的排水口,别让雨水倒灌进蓄水池。”

蔬菜大棚里的“降温战”更精细。南夏墅绿春园蔬菜基地负责人葛远指着棚顶的无纺布介绍道:“今年用它代替遮阳网,棚温降了5℃以上,育苗的西蓝花、甘蓝、芹菜、莴苣等蔬菜长得正旺。”

牛塘镇丫河村网格员高阳说,村里600多亩林果现阶段既要防暑,也要防汛。村里提前和农户联系,加固果园围栏和果树支架,清理排水渠;针对高温天气可能出现的断电断水以及汛期可能出现的内涝,村里都联系了相关部门,备好应急发电机、抽水泵和防水布,确保农户在“烤”与“涝”的双重考验下能安稳度夏。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