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能吃,寄生虫多达6000条!近期大量出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6:04:00    

粉色预警!

最近这东西

又出现了
有人一见就

头皮发麻

最近

全国多地河道边出现

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

而是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的卵块

5月到8月是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因此各处水边会遍布粉红色螺卵。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

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人们为什么会“谈螺色变”,这里不得不说这件事——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实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面对福寿螺粉卵,怎么办?

据资料记载,福寿螺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可能因为近年来对福寿螺及其它粉色的幼卵多有报道,所以人们也对福寿螺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是望而却步,连平时想去河道散散步的人们都却步了。那么,发现福寿螺幼卵怎么办呢?

市民想自己清理福寿螺应怎么做?

戴好橡胶(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不用手直接触碰,基本不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将成螺或者卵捡拾放入塑料袋;

扎紧直接作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随意丢弃。

最后再次提醒

请大家在发现福寿螺后

不要自己饲养、食用

可以拨打12345进行反馈

如发现有人放生

请及时劝阻或报管理人员

避免福寿螺影响人体健康

危害生态系统


来源:多彩贵州网、广州日报


编辑:艾梦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