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补”浪潮后 手机厂商的新竞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0:53:00    

手机的“国补”政策推出后,很快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

4月24日,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手机销量月度报告》显示,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出的国补计划,该政策有效提振了春节期间的销售表现。今年1月启动的补贴计划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人民币的机型,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促销活动以充分利用补贴政策,包括下调高端机型售价使其符合补贴条件。但节后市场开始走弱,导致季度整体表现不及预期。

回顾来看,3月以来,“国补”的影响已经在逐渐减弱。多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对后续市场需求可持续性的担忧。在国内大盘整体不会有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寻求“国补”效应后的成长性,正成为手机厂商目前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

不止于此,在外部贸易环境面临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手机厂商正面临更复杂的供应链挑战,不排除后续元器件层面会有价格波动。

图片来源:IC photo

“国补”之后的考验

“国补”对国内手机厂商带来的前期增益较为明显。

中国信通院统计显示,今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1966.2万部,同比增长37.9%;1~2月合计出货4690.5万部,同比增长1.9%。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在2月出货量同比增长43.8%,1~2月国内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7%。

较好增速的另一面,是今年初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较少。信通院数据显示,2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13款,同比下降43.5%;1~2月合计上市新机型同比下降9.3%。

这显示出,今年初国内手机厂商正迎来政策红利,国内厂商的出货量增幅显著高于大盘。同时,这也与苹果公司处在较高价位段,无法满足“国补”条件要求有关。

Counterpoint资深分析师林科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季度国产手机厂商在“国补”政策支持下,整体表现好于海外厂商,其中华为、小米、vivo是更大程度受益于“国补”的品牌。

但要拉动手机消费不仅仅依靠政策支持,国内市场整体保持约3亿台的年销售量,未见大量新增空间的前提下,就意味着厂商之间依然面临激烈竞争。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补”政策开启后,一加是所有品牌中,增长幅度很快的品牌,多周都有50%增速。但他也指出,单纯依靠补贴举措的确无法刺激国内手机大盘扩容。

“但‘国补’可以让用户倾向于购买更好的产品、使用更久,因此中高端价位段手机将从中受益。”他进一步分析道,“国补”反而成为手机产品表现力的试金石。

在李杰看来:“手机厂商无法单纯依靠‘国补’获得竞争优势,而是应该回归产品本身,围绕品牌定位的消费人群,布局技术和生态合作。”

眼下,“国补”政策对手机厂商带来的红利效应似乎正在减弱。虽然此后“国补”政策对手机的补贴范畴进一步扩大到6000元以上价位段,但符合政策要求的产品型号有限,其对这类高端手机的销售拉动也有限。

多家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3月以来,国内手机出货量低于此前预期,已经面临成长压力。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国补”政策开始推行的几周内,叠加春节销售高峰期,对于国内手机市场销售带来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但自2月下半月到3月时期,“国补”对消费的拉动力已经减弱。

“至于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需求在春节期间提前释放,另一方面,政策执行和补贴力度等方面对消费者吸引力有限。”他补充道,整体看,“国补”会推动安卓市场2000~6000元价格段的市场份额提升。

“下半年如果政策不做调整,加上已经开始的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下半年手机市场面临的挑战会更大。”郭天翔进一步对记者表示。

林科宇则对记者指出,国内手机厂商需要从性价比、深入挖掘消费痛点等方面着手解决。

手机厂商再寻路

进入第二季度,手机厂商开启了中高端市场的新一轮产品发布周期。背后,就潜藏着厂商们对“国补”实施一段时间、消费者兴趣有所减弱后的布局思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4月以来,国内厂商中有的采取了完善产品体系、主攻细分市场等方式应对。有的继续瞄准苹果进行挑战,撬动苹果手机用户依然是国内安卓阵营关注的方向之一,今年有更多小直屏进入市场竞赛,还有厂商在发布会期间隐晦表示想争取苹果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OPPO在发布高端旗舰Find X8 Ultra的同时,还发布了小迭代产品OPPO Find X8s、X8s+,此前这类产品并未出现在OPPO的产品体系中。

对此,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指出,最近三年,国内手机市场4000元以上价位段销售份额在持续增长,每年有超过9000万台销量,在国内市场上大约占比1/3。“结合第三方机构预测,今年国内4000元以上价位段预计同比增速将超过20%,我们希望把这部分市场空间做大。”

再看vivo,其在上一年开始已经出现小迭代产品,本月发布的X200 Ultra在售价方面,仅16GB+512GB版本价格相比上一代下降300元;vivo X200s不同配置售价还抬升了200~300元不等,享受“国补”政策后,相比前一代同配置价格下降了200~500元不等。

此外,价格竞争依然是二季度厂商关注的焦点。记者测算发现,刚刚发布的realme GT7系列新品,售价相比上一代相同存储配置的价格售价下降了100~200元不等,加上“国补”后,价格大幅下降了500~600元不等。上一代起步价为2799元,这一代相同配置国补后起步价为2210元。

与此同时,端侧AI层面如何应对大模型趋势也是当前要点。

李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AI大模型正在端侧加速普及,虽然当前并不会产生应用体验的巨变,但模型能力正渗透到大众生活中。

“手机厂商在AI浪潮中有很多独特优势,因为手机可以提供完整的AI服务,在AI应用过程中,手机会提供涵盖感知、数据处理、用户意图识别等多层次AI能力。”他进一步指出,因此未来关键在于,如何将端侧模型小型化、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他续称,一加会围绕其中链路和场景布局相关技术,例如AI快捷按键等,再基于具体需求定制所需芯片或积累技术能力。

“例如端侧模型需要多少算力、NPU芯片如何设计会让端侧模型更好运行等,都要进行探索研究,并落地相应应用。”李杰指出,本次发布的一加13T新品就配置了一加与供应商联合定制的屏幕IC、Wi-Fi芯片等,让手机实现更高运行效率。

手机厂商通过多重路径寻求增长的同时,海外不确定的关税环境令产业链担忧潜在影响。

有行业观察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了解到,目前产业链的态度非常谨慎。因为关税环境在持续变化,一些产业链的态度是先让价格上涨,对扩产和开发新品态度相对更为谨慎。这意味着主要元器件都面临涨价压力,将直接影响到中低端手机品类背后消费者的消费情绪。”

不过该名人士表示,这只是阶段性表现,暂时还未有产生更大影响,倘若苹果等厂商会面临提价风险,预计也将在今年中出现迹象。

整体而言,Counterpoint的报告指出,虽然第一季度后半段需求疲软导致增长不及预期,促销补贴仅提前释放需求而非创造新增量,“我们仍预计2025年市场将实现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