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抓举首店经济!惠城多措并举带领城市消费跃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0:29:00    

  2024年,港惠新天地累计引进首店150余家,带动商场新增会员超15万,同比增长25%,销售额同比增长29%;华贸累计引入120余家惠州首店,全年客流同比增长21.6%。

  今年,惠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全方位扩大内需,精准有效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其中,要大力提振社会消费,依托华贸、港惠、金山湖中心、山姆印象城等大型综合体,培育打造特色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

  惠城区作为惠州核心区域,人口密集、客流量大,拥有超惠州市1/3的市场主体、近40%的消费市场,是最有基础发展商贸业,激活首店经济,引领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区域。

  2025年开年以来,惠城各大商圈“首店经济”拔节生长,消费市场拾“级”而上。如何抓举首店经济,带领城市消费跃迁,成为惠城区推动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消费升级的关键课题。

  首店经济引爆商圈流量

  2024年,瑞士百年名表浪琴惠州首店落户华贸天地,消费者对浪琴腕表的认可度超预期,进驻首年业绩达预期。

港惠新天地打造的惠州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港惠罗浮里”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

  “首店选择的核心在于稀缺性、新奇性。我们会依据业态空白填补、品牌市场影响力及消费需求匹配三大标准筛选品牌首店入驻。”惠州华贸天地总经理助理叶伟丽介绍。

  惠州华贸天地锚定首店经济战略,对标国际化高端商圈地标,聚集了一众大牌国际化妆品专卖店。这些店凭借“高关注度+高话题度+强引流力”,成为商圈流量的关键驱动力,填补惠州业态空白,持续激活惠州商业的“稀缺价值”。

  近三年,惠州华贸天地累计引入超400家惠州首店,涵盖轻奢名品、国际美妆、户外运动、零售潮玩、品质餐饮等核心业态,引入的惠州首店全年销售额高达48亿元。

  “首店自带社交属性、创新性,通过吸引大量消费者和社交媒体关注,产生虹吸效应,进而带动商场整体消费活力。”港惠商管总裁秘海英介绍说,创新是首店经济的显著特征,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当前,港惠新天地聚焦当下市场大热的二次元消费,率先在惠州布局。打造极光雪域冰雪主题体验空间,通过真冰环境与零下10℃低温设计,为广东消费者提供沉浸式冰雪体验场景。还有,愈欣书店以1200平方米“书店+瑜伽+中国茶”复合业态重构阅读场景,打造沉浸式文化生活场域。

  这些创新业态的首店尝试,再通过“首店矩阵+媒体营销”,成功吸引大批年轻消费群体打卡,为商场带来更高的曝光度和客流量。“25~35岁客群占比提升15%。”秘海英告诉记者。

  2025年以来,惠城首店经济持续发力,隆生商业累计引进首店7家,覆盖餐饮、运动、潮玩等领域。接下来,多家商业体将持续加速首店布局,港惠新天地今年计划引进超50家首店,涵盖海底捞旗下烤肉品牌焰请烤肉铺子、大有运粥底火锅、苏格里岛自助海鲜烤肉等;华贸天地将于近期迎来LAMER、星聚会、TIELBO(天舶)等首店集中开业。

  “首店+本土化”融合发展

  2021年,备受惠州市民期待的山姆会员店开门迎客,其“品质不妥协,价格可承受”的定位,填补惠州高端零售空白,更推动惠州消费结构从基础型向品质型跃迁。首店经济成为拉动消费跃迁的“引力场”,以品质供给倒逼需求升级,驱动商业体构建多维价值创造体系,实现“消费场景创新”与“首店+本土化”融合发展。

华贸潮流文化节。

  作为惠州最早的城市综合体,港惠新天地自开业以来就牢抓首店经济。早在十多年前,港惠新天地就先后引入惠州首个沃尔玛超市、首家万达影城。近年来累计引进首店已超500家,涵盖餐饮零售、文化娱乐、配套体验等品类。

  去年4月,港惠新天地创新性打造的惠州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港惠罗浮里”开业,带来全新的“文旅商业综合体”模式。以“两大街区+MALL”的建筑形态,打造情景式文旅休闲街区“蝶树溪谷”、夜经济特色商业街区“罗浮里街”、潮人潮牌聚集地“潮酷馆”、地域文化特色街市集市“烟火拾光”,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文旅+商业”休闲游逛体验。

  “港惠罗浮里”开业当日销售额突破2200万元,单个五一假期客流量超100万人次、销售额达1.2亿元,其中餐饮业态同比增长66%。

  在惠州华贸天地,“首店+本土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产品、空间两个元素上。“我们产品端推出城市限定款及联名商品,空间端打造‘一店一色’定制门店。”叶伟丽说,例如新晋品牌泽田本家以惠州飞鹅岭为灵感,采用鹅黄色调构建融入鹅城文化的主题空间。

  今年3月,惠州华贸天地举办青年潮流文化艺术节,通过引进独家资源GOODSLOVE(谷乐屋)首登惠州,叠加网红IP巡游及角色见面会等方式,吸引年轻客群打卡,活动期间客流同比增长53%,关联潮玩首店品牌销售环比增长29%。

  政策加持首店变“久店”

  作为惠州核心区域,惠城区人口密集、客流量大,具备成熟的消费市场,特别是消费能力较强、多元化需求的群体,为品牌首店提供稳定客源保障。

  另外,依托江北CBD总部商圈、金山湖高端商圈、演达花边岭综合商圈、环西湖文旅休闲娱乐圈4大商圈格局,区域内大型商业综合体与写字楼、文化场馆等业态深度融合,构建完整商圈生态,助力首店快速触达目标客群,并通过高频曝光实现品牌价值渗透。

华贸首店矩阵效应成功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打卡。

  数据印证发展势能:2024年,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港惠新天地所在地)以149.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领跑全市,江北街道(惠州华贸天地所在地)GDP以215.4亿元成绩成为全区首个GDP超200亿元的镇街,其年度经济总量及工商税收贡献连续10年稳居全区榜首,彰显出核心商圈对区域经济的强劲拉动效应。

  但是,当新鲜感褪去,惠城要如何留住还未离场的首店,把流量变留量,再转化为存量?

  一方面,政策扶持,为惠城首店经济注入强劲动能。惠城区贯彻落实广东省、惠州市相关政策,对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开设中国(内地)首店、广东首店、惠州首店,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的资金奖补,鼓励发展首店经济,多措并举力促辖区首店变“久店”。

  2023年9月,惠城区发布推动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鼓励惠城区各类首店纳统经营,对上规模并首次纳入限额以上社消零统计的企业给予一次性6万元的奖励;对于首次纳统入库且年纳统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各类企业,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以政策支持各类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发展规模、做优做强,从而推动惠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体以创新运营赋能城市消费升级,反哺城市能级。港惠通过“购物中心+百货精细化管理”双核模式,由专业团队提供全链路赋能,并开发智慧商圈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会员权益与卡券互通,优化全场景消费体验。同时结合高频主题营销、135万会员标签化运营及全域流量矩阵(整合自媒体、直播、本地团购、KOL等渠道),构建多渠道曝光引流体系。

  “筛选C端消费者需求高,品牌市场影响力、产品定位、开店渠道、销售业绩、受欢迎程度更高的品牌。”叶伟丽介绍,惠州华贸天地形成了一套系统化运营赋能机制,助力各品牌首店实现“高开稳走”。

  面对销售持续低迷的品牌,各商业体也有“动态布局、品牌迭代”的机制。港惠新天地每年有30%的末位淘汰计划;惠州华贸天地全年在四个时间节点,综合研判在营品牌的去留与新品牌的引进,实现“末位淘汰—头部引进”的有效闭环。

  “未来,惠城将进一步加大对首店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品牌落户。同时鼓励首店品牌创新发展,推动首店经济与文化、旅游、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首店经济生态圈,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惠城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叶文青 特约通讯员周文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