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1+1丨入境游,如何打好“吸客”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5:46:00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相关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已经同比增长了173%。近期,六部门发布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一系列措施为持续扩大入境游的规模,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入境游,不管在文旅,还是在消费市场,又如何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新闻1+1》连线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马仪亮,一起带来解读分析。

△《新闻1+1》完整版

未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哪些服务还需要继续提速和提升?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马仪亮:1.品质服务的下沉。中国地域比较广阔,不同的省和地区,自然风貌、风土人情都会有很大差异,每一个地方目标的客源优势、客源市场都会有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入境游客会越来越下沉到一些中小型的城市或者目的地,所以相关服务工作还要进一步下沉到中小城市。2.跨部门、跨行业之间,跨区域之间服务的联动。比如外国游客来了之后,可能去的地方会有几个城市,相关线路要配套起来。另外,比如一些支付手段,有的地方会做放心付,有的地方会做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有的地方也在推预付卡,从中选择一两个效果比较好的,在全国先铺开,然后通过相关的政策,打通一些技术手段。

各个省份吸引更多外国游客,还可以如何发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马仪亮1.在城市营销的过程当中,要把“自述”营销变成“他述”营销。比如“走出去”,我们自己宣传自己很好,可能境外游客会迟疑。如果我们让境外网红也好,境外的供应商、旅行社也好,他们来宣传中国好,那么外国游客更容易认同他们的说法。2.跨区域线路的推出和营销推广。外国游客到中国来,通过监测发现,平均一个外国游客的停留时间超过七天,平均在一个城市的停留时间将近三天,也就是说他一次要去两到三个城市,他是按照线路来走的,可能不是按照某一个点来走的,所以我想在跨区域之间不同的线路要形成互动。3.品牌营销慢慢要转化成产品营销。比如让外国游客知道湖北或湖南比较难,但是让他知道三峡、神农架,这些相对比较具象化的产品,可能更加容易接受。

责任编辑:喻偌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