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缅跨国救援背后的“深汕速度与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1:18:00    

4月7日,深圳公益救援队24名专业救援队员从缅甸曼德勒市撤离,经仰光乘机回到深圳,结束了持续多日的救援行动。

深汕公益救援队队长单桂林也是其中一名救援队员,这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公益救援队伍成立以来,第一次有成员参与跨国救援行动。

速度

成功挽救2名幸存者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救灾刻不容缓!

3月29日,深圳公益救援队组织24名专业救援队员,携带1只搜救犬,集结出发,驰援缅甸曼德勒市地震灾区。

当地时间3月30日15时15分,深圳公益救援队搜救2组在曼德勒长城饭店展开救援,这是一栋7层高的建筑,救援队通过侦检搜索,在已坍塌的一楼发现1名幸存者。现场环境复杂,需要技术破拆救援,深圳公益救援队协同中国救援队等现场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历经9.5小时,于31日零时41分成功营救出被埋压了近60小时、怀孕3个月的孕妇。

当地时间4月2日17时40分许,在曼德勒市金色乡村酒店救援点,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联合救援,成功地从废墟里救出一名男性。该幸存者已被困超过120小时,被救出时生命体征良好。

单桂林均参与了以上2起营救行动。他原来是一名登山爱好者,目前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经营一家五金店铺,自从参与了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后,便逐渐走上了专业公益救援道路,曾参与过2015年尼泊尔地震、2018年印尼海啸等海外救援及国内多起救援任务。

2024年9月,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应急管理局的推动下,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了深汕公益救援队,目前队伍中有12名正式队员和29名志愿者。此外,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深保海上救援队也在2024年2月获批成立,作为政府应急体系辅助力量。

温度

废墟下的温暖与新生

站在一座座倒塌建筑的废墟前,没有人能忍住眼中的泪水。逃生成功的幸存者们惊魂未定,他们徒手在碎石瓦砾里寻找生的希望,一处处守望相助的场景令人动容。

高温、余震、瘟疫,对于陆续赶来的中国救援队伍来说,已知的和未知的危险,时时刻刻都悬在心头。他们顶着重重困难,在一个又一个废墟上开辟生命通道,试图挽救更多生命。

单桂林说,尽管语言不通,房屋结构陌生,还要面对灼人的高温天气,但当地人主动前来当翻译、带路和送物资,给予救援队在异国他乡热情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倍感温暖,无法漠视每一次求助救援。

对比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单桂林如今的救援技术更为成熟、带来的救援装备更为先进。他们和当地救援力量一起开展生命探测,利用工具和多年救援经验,打通生命通道,为营救生命竭尽全力。

单桂林说:“废墟下每一次微弱的回应都是生的希望。当我们在废墟中挽救出幸存者,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这也是激励我坚持公益救援的力量源泉。”

自从事公益救援事业以来,单桂林一半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公益救援前线和培训应急救援后备力量的工作中。

从事公益救援既危险又没有收益,对家庭照顾的时间越来越少,一开始,家人多少会有些抱怨。然而,当单桂林把每一次在救援现场挽救生命的故事讲述给家人后,他们逐渐理解了公益救援的意义。如今,每次单桂林接到救援任务后,他的妻子都会毫不犹豫地请假回家带孩子,为他照顾好“大后方”。

链接

深汕有这些公益救援力量

深汕公益救援队在2024年9月27日正式核准成立,是一支倾向于急救培训、安全宣导、减灾防灾、公益救援等领域的民间公益组织。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单桂林,18926010580。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深保海上救援队是2024年2月获批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组织以“人道、志愿、专业、开放”为宗旨,主要承担三大职能:协助政府开展水上应急救援和救灾等活动,免费提供水上急救救护专业教育、培训和宣传水上相关救救援,活动范围覆盖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域。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王琪,18155782963。

灾难无情人有情。深汕特别合作区应急管理局热切欢迎有爱心、有志于公益事业的人士加入公益救援事业,作为政府应急力量的有力补充,积极参与民间公益救援活动。

南方+记者 陶清清

通讯员 深汕宣 刘淑芳

综合 深汕应急

【作者】 陶清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