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单季净赚超百亿!“行业一哥”易主,多家上市券商一季度迎来“开门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2:11:00    

伴随着一季度业绩预报相继出炉,头部券商格局发生变化,“券商一哥”悄然易主。近日,多家上市券商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各家均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国泰海通以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的亮眼表现领跑行业,而昔日“一哥”中信证券则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5.45亿元。

业内观察,上市券商之所以一季度业绩集体预喜,财富管理、投资交易业务增收是重要支撑。与此相对的是,在大型券商高调晒出一季度亮眼成绩单的同时,中小券商的日子却并不好过,部分中小券商股权转让或拍卖出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在证券行业从“春秋战国”走向“寡头竞争”的进程中,中小券商的生存法则正在发生根本转变。

两强重组落地后即发布亮眼成绩单,个人投资者加速入市提升券商业绩

日前,刚刚完成重组落地的国泰海通就交出了一份十分惊艳的成绩单。

4月8日,国泰海通证券率先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2.01亿~124.45亿元,同比增加350%~400%。本次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负商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财富管理、交易投资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这一成绩引发了市场对“券商一哥”之争的热议。此前长期领跑的中信证券发布的公告预计,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5.45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中信证券以49.5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居于行业第一位,国泰君安以24.8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居于第二。从目前来看,国泰海通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超过了中信证券在业绩预告中披露的数值。这意味着,不出意外,国泰海通今年一季度将登顶证券行业业绩榜首。

图源:券商中国

除头部两强外,另有多家大型券商在一季度也取得不错成绩。其中,华泰证券一季度净利润约为34.37亿元~36.66亿元、中国银河则预报27.73亿元~31亿元,两家分列第三四位。随后是中金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8.58亿元~21.06亿元,中信建投以18.4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居于其后。中型券商方面,东吴证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12亿元至10.03亿元,有望冲击10亿元关口。华安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则都在5亿元到7亿元之间。

在分析上市券商一季度普遍实现“开门红”原因时,多家机构均认为,财富管理、自营业务实现较大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保持,股基交易额、融资余额等各项指标继续提升。

华泰证券指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财富管理、机构服务、投资管理等主要业务线均同比显著增长。中信证券也表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

开源证券非银分析师高超认为,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较强,为全年股市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奠定基础。一季度偏股基金新发规模增长,增量资金充沛,而日均股基成交额大增,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增长。

申万宏源非银分析师罗钻辉表示,2025年一季度多家券商表现亮眼主要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市场交投活跃,个人投资者加速入市,其中,交投保持在1.52万亿左右的高位、上交所新开户数同比增长27%;二是多数券商上年一季度存在低基数效应。

中小券商股权转让频现流拍,并购潮下大型券商开户数明显增长

然而,在上市券商高调晒出一季度亮眼成绩单的同时,一个容易忽视的事实是,中小券商的日子却越发难过。

在当前证券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券商股权转让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在多家券商并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部分中小券商的股权转让或拍卖则无人问津。

事实上,年内已有多家中小券商或券商概念股股权拍卖遭遇流拍或延期中止。阿里拍卖平台显示,4月6日,为期一天的新洲集团所持有的华龙证券1162.32万股股权拍卖结束时,网站显示无出价记录。随后,申请人提出延期拍卖,该拍卖已暂缓。据了解,本次拍卖竞价起拍价为1302万元,与该拍卖所示拍卖标的市场价2324.65万元对比,直降超千万元。

对此现象,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日前表示,中小券商股权拍卖延期、流拍频现,背后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从市场环境看,当前资本市场波动,投资者决策趋于谨慎,参与拍卖热情低。就标的本身而言,部分中小券商经营业绩不佳、资产质量欠佳、缺乏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对竞买者吸引力不足。此外,行业竞争加剧、监管趋严,新入局者或现有股东担忧合规成本上升、整合难度大,可能会望而却步。

此外,去年以来,伴随新“国九条”明确“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IPO融资市场大幅缩水。2024年A股首发家数98家,相比上一年度逾300家显著减少 。这对中小券商的投行业务冲击巨大,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整体下降近40%。中小券商在投行业务上原本就难以与头部券商抗衡,IPO减速使得它们在项目资源获取、专业人才储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劣势更加凸显。

不过,相较于部分中小券商的流拍,处于并购大潮之下的大型券商则竞拍火热。3月23日,阿里拍卖平台显示,在156轮激烈竞价后,浙商证券以5704.2万元总价竞得国都证券3000万股不限售流通股,较4579.2万元起拍价溢价达24.57%。

虽然中小券商面临一定的突围困境,但机构们在展望后市时仍持乐观态度,市场环境改善是关键因素,下半年市场表现有望带动券商行情全面回暖。国泰海通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年报业绩发布后市场对券商板块第一季度业绩关注度提升,波动利率环境下头部券商业绩确定性更强,第一季度低基数叠加股基交易额放量,头部券商有望实现确定性盈利改善。

一个显著表现是,券商新开户数据呈现明显增长。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券商开户数为747.14万户,同比增长31.74%。而从已公布2024年年报的上市券商情况来看,包括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南京证券、中泰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2024年的开户数量均实现增长。

另有数据显示,一季度偏股基金新发1101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量资金充沛;一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额1.77万亿元,同比增加72%,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增长。据测算,券商板块2025年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在市场日均成交额1.36万亿假设下,预计券商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

此外,头部券商并购重组正重塑行业生态,催生再融资需求,券商业务集中度或从股权承销向并购顾问领域迁移,而业务门槛提升也将加速投行分化。(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