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迄今为止,研究者还不能确定它的病因。国内区域性流行病学调查儿童孤独症患病率1%-2%,孤独症患病率有增高趋势,2007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14个州的数据公布最新孤独症患病率为6.6%,2020年3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公布的美国8岁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54。
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目前还缺乏能够改变孤独症病程、改善核心症状的药物,国内外公认康复训练是改善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办法,起病时父母观察到的临床表现如下:
1、社会交往障碍,比如发现孩子没有日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或拒绝父母的拥抱和爱抚,得到关爱时也没有流露出愉快和满足感,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受伤或不开心也不会寻找父母,与父
母分开也没有依恋。与同龄的小伙伴无法正常玩耍,多独处,即使被迫一起玩,也不会主动接触别人,也不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这是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两三岁仍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和简单句子,即使讲话也几乎不注视对方,不会主动找人交谈,或者经常刻板重复一些听到的句子或反复问同一个简单的问题。
3、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玩很久都不厌倦,或者即使是接触玩具,但并不是在游戏玩具本身的特点,而只关注玩具的其一个非主要特征,比如拿到一个小机器人,但并没有对机器人的功能或者形态感兴趣,只是注意它的脚,反复用手摸,用鼻子闻。经常固执地保持日常活动的程序,比如吃同样的饭菜,固定时间与地点大小便,上学要走同样的路线,睡觉时只用同样的枕头与被子,如果这个程序被改变就开始焦虑不安、哭闹等。
若出现以上行为,家长需足够重视并及时来正规的医疗机构,最好是有康复训练资质的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