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我们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历史上,货币从贝壳、铜币到银锭,再从金银到纸币的发展,无一不见证了我国古代商业活动的繁荣。
由于不同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一,所以在各个朝代的货币购买力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明清小说中,就经常出现关于银两的描写,《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初进贾府时,被王熙凤赠送了二十两银子,在《金瓶梅》中,潘金莲被王婆卖了一百两等。那么,你知道,这些银两到底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吗?
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没有概念。不过,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两银子肯定不等于一元人民币。
一、银锭的发展
白银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成为一种交易货币,但直到明清时期白银才真正在民间流行起来。
与铜币不同的是,白银因为它具有更高的价值,不易拆分使用,找零也成了一个麻烦的过程。所以就出现了“碎银”。
与银锭不同的是,碎银没有固定的形状,即它可以被切割成大小、重量等没有规则的任何形状。在古时应用范围也较为更广泛。
明朝建立之初,考虑到纸币的便捷性,可以与前朝发行的纸币挂钩,更利于百姓接受,于是就禁用金银铜钱,发行宝钞。
价钱在百文以下的交易大多用铜币来支付,一般用的都是来自前朝的官方或私人铸造的钱币,如唐币、宋币等,但在万历时代之前,新铸的钱币并不多,所以这一时期的钱币购买力居高不下。
然而,由于白银在市场上的“泛滥”,屡禁不止。到明英宗时期,“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允许使用银钱。明朝中叶后,白银成为税收、消费等各个方面的货币。
二、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钱?
由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货币,再加上各朝经济实力不同,因此白银的价值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
只是,虽然各朝白银的价值存在差异,但作为一个农业国家,用大米来衡量白银的价值算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接下来就选取唐宋明清四个朝代来看看,在这几个朝代,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虽然经济社会高度发达,商品流通频繁,但从当时的冶炼技术来看,白银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物以稀为贵,白银也就更值钱。
以贞观年间为例,一斗米卖5文钱,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可以买200斗米,10斗米为一石,唐代的一石大概为120斤,如果以米价2元一斤计算的话,也就是一两银子可以购买20斗米,相当于人民币4800元。
不过到了开元年间,由于通货膨胀,米价上涨后需要10文一斗,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下降,这时的一两银子只相当于2400元。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相较于前朝更为发达,但是因为战争等各个因素影响,社会比较动荡,导致米价上涨,购买力也变低。
《宋史》记载“每斗(米)折钱三十文”,《宋史食货志》也曾提到“米石不过六七百”,唐朝能购买200斗米,但在宋代大概只能买34斗,购买量折合成人民币只有1000元左右。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大米二石米,取整数大概为400斤,再以相同的米价计算,购买力相当于800元。清代由于大量白银涌入,造成通货膨胀,银两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乾隆年间一两银子大概只相当于200元。
总而言之,可以看出,唐代白银的购买力最强。但以上的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毕竟每个朝代的各个衡量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