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霍格沃茨真的存在吗(每个人的思维深处,魔法和科学和谐共存)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8 08:09:46    


哈利波特是全球最吃香的魔法IP之一,但应该没有成年人会真的相信,霍格沃茨所处的那个奇幻世界真实存在。不过,一些研究人员却从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对魔法的崇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直渗透在社会之中,其巨大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图片来源:Mikhail Nilov


发展心理学家Eugene Subbotsky对“魔法信念(magical belief)”已研究四十余年,他认为成年人心中的魔法信念只是被简单地压制了下去,在特定时机这一信念就复苏并左右人们的决断。而且人们天生对魔法信念有着亲切感,当否认魔法信念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时,他们将很乐意放弃对科学因果性的坚持,转而以“魔法的逻辑”来看待世界。


Subbotsky 认为,在人们日常的思想行为中,魔法信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与科学信念长期共存。而且若追根溯源,这种魔法信念还先于科学思维进入儿童的心灵。魔法信念为童稚幻想提供了养料,更降低了复杂问题的理解难度,方便儿童轻松认识世界。魔法信念的帮助令儿童确立起一种独立性与权力感。类似的影响在成人的生活中同样发挥着效用。魔法信念帮助我们认识本来难以理解的世界,帮助我们应对复杂局面。


举例说明,人机交互就依赖于一种根深蒂固的魔法信念,这种信念通常被称为用户幻觉。计算机的用户界面本质上是虚拟的,它的存在是为了便于用户操控计算机。每当用户想要彻底删除文件时,他们“清空了回收站”,而这只是用户界面对计算机编程、硬件等底层逻辑的一种象征概括。但人们会接受这种用户幻觉,从而形成一种虚拟的控制感,认为文件已经被删除而不去追究他的底层逻辑。毕竟,接受用户幻觉,比在编程与硬件层面上理解“删除文件”要容易得多了。


魔法信念提供的这种虚拟控制感,其用处不仅仅在于使计算机易于使用,它还能够帮助人们涉足理性之外的领域。控制是一种重要的应对策略,缺乏控制感会令人遭遇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科学与理性固然能够建立起控制感,但理性不能解释一切。人类学家Bronisław Malinowski认为,借助魔法信念与迷信行为,人们能够缓解由不确定性造成的紧张情绪,并且填补未知造成的空虚。Malinowski举例称,在太平洋西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上,渔民会根据捕鱼地点进行不同的迷信仪式。在岛屿内部的潟湖钓鱼时,通常不采取什么仪式。但在前往公海钓鱼时,渔民就会进行复杂的仪式作为准备。Malinowski认为,这是因为岛内潟湖风平浪静相对安全,渔民作业时控制感较高。但在公海捕鱼往往十分危险,渔民控制感降低,因而需要仪式作为补充。


1918年,Malinowski在特罗布里恩群岛上与土著访谈


其他研究也支持Malinowski的观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湾战争期间,有研究人员观察到,与生活在低风险地区的人相比,那些在受导弹威胁的地区生活的人们有着更普遍的魔法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份研究观察了考生们在考前的迷信行为,研究员Jeffrey Rudski 和 Ashleigh Edwards观察那些在重大考试前举行迷行仪式的考生时发现,随着考试重要性与风险的增加,考生进行与考试相关的迷信仪式的频率也在增加。更有趣的是,考生们虽然报告他们经常进行这类仪式,但同时却否认这种仪式和考试成绩之间有任何因果关系。这更印证了Malinowski的观点:迷信行为给了人们一种虚拟控制感,这种控制感有助于减少压力下的焦虑,从而提高表现。


Malinowski为首的系列研究无疑很有说服力,魔法信念似乎的确可以提供一种虚拟控制感。但仍存在一个难以解释的事实,那就是在正常、无压力的环境中的人们也经常发展出一种魔法信念。对此,社会心理学家Jane Risen表示,魔法信念源于人们大脑中的捷径推理和启发性思维。她说,魔法信念本质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反映了人们在日常认知中的一些偏见。


近年的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使用两种本质相异的心理过程来执行认知任务。诺奖得主Daniel Kahneman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出,我们的推理和决策依赖于两个互相独立的心理过程,其一是直觉性的(下文称过程1)。它不是详细分析问题,而是使用简单的、启发式的方法来提供快捷的、直观的答案。在许多情景下下,这种思维方式都是有效且可靠的。但显而易见的是,它可能会导致错误。


过程1的弊端可以用“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这个例子来说明。可得性启发是一种认知捷径,人们通常根据某种信息或现象回想起来的容易程度、来判断这种信息的重要性或现象的普遍性。因此,容易被想起的信息更容易被重视。人们普遍高估了人类死于鲨鱼袭击的可能性,事实上牛袭击人致死的案件数量远高于鲨鱼杀人的案件。但鲨鱼袭击的案件往往得到了更广泛的媒体报道,因此更容易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判断。


与过程1相比,过程2则要准确得多,这种推理决策的心理过程以受控的、逐步的方式运行,整个过程逻辑严密而费时费力。Kahneman指出,我们的大多数日常决策都是通过过程1做出的,过程2则会在过程1的直觉评估明显出错时进行干预。不过有时过程2过于麻烦,人们很可能会忽略可能的错误直接采纳过程1的结果,尤其是这些结果似是而非的时候。


一道著名的数学题可支持Kahneman的观点,其题目为:一根球棒和一颗球的总成本为1.10 美元。球棒比球贵1.00美元。请问球要多少钱?这道只涉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题本来十分简单,但许多人第一反应的答案都是0.10美元。正确答案是0.05美元。研究人员以这个问题在大学发起调查时,来自名牌大学的参与者有一半答错,来自普通大学的参与者有超过80%的人答错。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现在某度题库中对此题给出的答案仍是0.10。


某度题库给出的参考答案


答错这道题的人,倒不是解不出一元一次方程,而是依赖于过程1进行了思考,并且没有花费足够的精力检验答案。这个例子也表明过程2需要更多的精力与专注度,自然大脑倾向于使用占用资源较少的过程1。在被告知正确答案后,人们会重启过程2反思问题,然后纠正错误答案。


但Risen指出,在许多情况下,过程2即使注意到了错误也不会纠正它,反而对错误结论采取默认态度。比如,当研究人员请参与者喝下一瓶贴有氰化物标签的饮料时,即便告诉参与者该饮料不含氰化物,标签是假的,许多参与者仍然因担忧而拒绝喝下饮料。在对参与者的后续访谈中,参与者报告他们虽然清楚这种担忧是没有根据的,但仍然默认了这种担忧的合理性,因为他们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感受。


Risen认为,迷信和其他强大直觉有时是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于人们即便知道它们是错误的、不真实的,也难以摆脱。她表示,过程2不仅因占用资源过多而常常闲置,而且在过程1引起强烈情感反应之后,它也会避免去纠正过程1的判断,进而默认了某些错误观念。Risen的理论解释了许多非理性行为的发生。


一些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各地的赌徒每年都因博彩业损失了大量财富。2015 年,英国赌徒大约被赚走了126亿英镑;2016 年,美国赌徒则被赚走了1169亿美元。赌博的本质是一种概率判断,但人们在作这种判断时显然具有一些非理性特征——这些非理性判断许多时候都是过程1作出的。在一个赌博游戏的实验里,研究人员设置大小两个碗,小碗里有10颗弹珠,其中一颗是红色的。大碗有一百个弹珠,其中不到十个是红色的。抽中红色就获得奖励。每个碗都明确写明了弹珠情况与获胜几率。但令人惊讶的是,仍有超过 80%的人选择了大碗,因为他们认为大碗里面的红色珠子个数更多。


这种决策上的直觉心理很难被过程2所纠正,这一特性也让赌场和博彩公司赚钱变得更加容易,并影响到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行为和股票市场。可见魔法信念不仅仅潜伏在生活的细碎琐事里,它更作为一种思维共性,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


许多人认为,魔法只是孩童所崇奉的幻想。但研究却告诉我们魔法信念在我们思维中的影响,要比我们所想像的深刻得多。童年时期的魔法信仰并没有被科学理性取代,相反,它们走向我们的内心深处,和理性划界而治、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Do you believe in magical thinking? Examining magical thinking as a mediator between obsessive-compulsive belief domains and symptoms.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48(4), 454-462.

[2] thereader.mitpress.mit.edu/the-powerful-role-of-magical-beliefs-in-our-everyday-think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