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这运动的技术含量真心高,每一个小细节都藏着大学问。就拿握拍这事来说,新手可能觉得握着顺手就行了,但当你仔细对比高手,比如马龙的握拍,会发现看似差不多,其实差得远了。乒乓球这运动,就是看细节的,拉球动作,外行人可能看不出门道,但内行一看,两腿站得开不开,顶胯顶到位了没,腰上的劲发出来了没,小臂发力集中不集中,发力前有没有适当放松蓄势,手指抓拍时拍头有没有灵活转动,这些细节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握拍这事儿,重要性可大可小。如果你是新手,随便怎么握,也能打上几拍。但当你水平越来越高,到了一定境界,开始抠技术细节的时候,研究握拍就成了必修课。如果你还没研究握拍,那可能说明你的技术层次还没到那个份上。
最近我看了不少网上关于横拍握法的教学视频,有些讲得挺好,但细节上似乎还是缺了点什么。专业选手他们自己握拍肯定研究得很透彻,但在传授时可能会漏掉一些关键点。毕竟,对懂行的人来说,任何事都不难,但对门外汉来说,难就难在如何让不懂的人也懂,这本身就是一大挑战!
先说说握拍的一个整体原则:不要太浅也不要太深。在这个40+塑料球时代,浅握已经落伍了,现在比赛回合多了,浅握为了增加旋转的握法已经跟不上潮流。现在比赛回合多,需要频繁转换正反手,再多的旋转也难一拍打死!以前有些选手用浅握,是为了手腕甩得更开,旋转更强,质量更高。但如今,乒乓球运动已进入先速度后旋转的时代。当然,如果是特制狂飚加968这样的组合,旋转确实变态,其他器材没法比,但这毕竟是少数,不具普遍性。而且,当你速度达到一定水平,像林昀儒那样,也能赢过旋转最强的马龙。
一句话,深握是王道!但深握也有讲究,不是让你把拍肩和手掌完全贴合,这也不对。我以前就深握过度,那怎么才是正确的深握呢?具体来说,当你握拍时,拍肩和手掌之间要留点空隙,不要完全贴合。这个空隙的标准是:握拍后,你晃动球拍时感觉握得很稳,正反手转换流畅,这就对了。如果握得太深,正反手转换会不顺畅,转拍时会感觉有点卡顿。而且握得太深,手指反而无法抓拍。为什么?因为过度深握会让手指挤到前面,反而抓不住手柄与底板的连接部位。
适度深握,符合40+时代的要求。那正手和反手该怎么握呢?正手握拍时,大拇指和食指先别用力,用剩下的三个手指抓拍,这样更容易找到抓拍的感觉。记住,不要握得太深,那样手指发不了力。具体握多深?当你抓拍时,感觉手指能用上力,这就对了,反之就是握得太深。
反手握拍的诀窍是大拇指要贴紧胶皮,有利于反手向前顶发力。拇指和食指先用力,剩下的三个手指调整位置,这样反手发力更快找到感觉。反手握拍时,也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手指要能用上力。为什么说不能握得太深?握得太深,反而抓不牢。这有点像交朋友,你抓得太紧,对方反而会溜走。正手也一样,你以为握得紧就稳?错了,握得太深会导致手指手腕僵硬,抓拍死板,手感也不好。
总之,握拍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松,手指能发上力,才是正确的握拍。正手握拍,大拇指和食指先放松,靠其他三个手指固定拍子位置。反手握拍,大拇指和食指先用力找位置,剩下的三个手指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