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暑伏是几号(何为“伏天”?为什么被称三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9 12:16:27    

伏天,又称伏日、三伏天、暑伏,是对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伏”字有趴下、俯伏,潜藏、埋伏等含义,也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民间有 “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谚语。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伏天了,这也是人们每年计算初伏的最简单方法。历法还规定,自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被定为伏天或三伏天,大约在公历的 7 月中旬到 8 月中旬间。高温、高湿的天气成为三伏天最突出的特征。

潜藏、埋伏

关于伏天为什么被称为“伏”,存在多种说法。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夏天属火,庚属金,金怕火(火克金),到了暑期的“庚日”,金必需要藏伏,就把最热的天气称之为“伏天”。《广韵·屋韵》引《释名》的解释说:“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很明显,这里说的是“金气”之藏伏。

在民间则被认为,农历七月至八月大体也在小暑到处暑之间,此时酷暑难耐,人们为避免暑热,更多的时间是藏伏在家歇息,故将这段高热高湿的天气引申为“伏天”。唐人张守节说:“伏者,隐伏避盛暑也。”这里是说“人身”之藏伏。

金气之藏伏

然而,古老的伏天主要还是来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我国是一个祖先崇拜的民族,祭祀成为古时的头等大事。西周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这也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大事。古人每年较大的祭祀活动就有两次。一次是在每年最冷的寒冬(腊月)举行,因祭祀用腊肉,所以被称为“腊祭”。另一次就是在每年酷热难当的暑季举行,也称为“伏祭”。两次祭祀冷热相对,阴阳互应,民间还有“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等谚语。

从农耕文化的角度来看,“伏祭”的时间也正值农闲,面对极端湿热的天气,人们往往较少下田耕作,会有更充足的时间组织或参与祭祀。有学者认为,“伏”字本就有“俯伏”之义,伏恰恰就是祭祀的动作,伏祭之日逐渐被理解为伏天。还有学者认为,《周礼》中所称的“疈辜”,就是“伏祭”。“疈”是“副”的异体字,古代“伏”与“副”又同音。而“副”为宰杀牲口,被假借为祭祀,故“疈辜”演变成了“伏祭”,这个炎热的伏祭时日也被说成了“伏天”。

酷暑难耐

伏天又为何被称为三伏的

三伏指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伏天的三个时段,是全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伏天也被称为三伏。自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定为三伏。三伏的说法早在春秋就存在了,《史记·秦纪六》中就有“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的记载。

初伏从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期10天;末伏从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期10天;中伏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这取决于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例如,假设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第 3 天,那么夏至到立秋 45 天中会有 5 个庚日,中伏就会是 20 天;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第 6 天,那么夏至到立秋 45 天中只有 4 个庚日,中伏则是 10 天。

相关文章